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2003年 08月 16日

大逃殺

第一次看《大逃殺》是中七那年,第一次動用成人身份証入戲院看三級片!第二次看的三級片就是《大逃殺 2》了……然後在今年買了 DVD 再重溫一次。

「震撼」。大概很多人看完後也是這個想法吧。我幾乎不看鬼片、恐怖片、暴力血腥片的,但《大逃殺》不單止 sell 這些──那是人性的恐怖才令人最不安。看完之後,記得我說過:「所謂三級片就是十八歲以上的人才可以觀看,十八歲以下的孩子不宜觀看;但這齣片,反而是成人不宜觀看,因為對大人來說,這個故事太恐怖了,比我們小孩看更覺壓迫感,雖然自相殘殺的是孩子們,但這個故事根本就是大人的夢魘!」記得跟大米提起這個片子時,他說:「我老了,不太受得住這樣的片子;即使要說大性醜惡或血腥,也不用這個地步吧。」

對,恐怖的不是那些表面的血腥鏡頭,而且裡面要說的東西。這個也是 exclusively made in Japan 的電影,我意思是它裡面傾注的不安感、對扭曲社會的控訴、現實生活的荒謬、大人跟小孩之間的戰爭……全是日本這個社會才會孕育這種故事出來。對我這個「小漢奸」來說,看到太多漫畫、動畫、小說和電影,裡面描述的世界就是這樣的,雖然香港和日本的生活模式有點似,事實上每個都市的文化也大同小異;但那種大人與小孩的疏離感、小孩與小孩之間的 rivalry、對生命的不投入,是很日本獨有的,而且他們放大了 scale。不是說香港或其他亞洲地區沒有這現象,但日本是非常嚴重的,有時看得多這種題材的故事也會覺得很變態,然而那可能就是日本的常態。

很多人說這故事很無聊;但我跟他們說:「無聊也是這個戲的賣點啊。」把一班四十人的十五歲孩子從修業旅行運到荒島進行廝殺遊戲,三日之後只能死剩一個。這是日本政府國會通過的 BR 法,所以有正式軍人參與工作。非常深刻──那是由官方一致落實的法例,每年辦一次。為什麼?因為成人世界崩壞,大人們也不懂生存的方式;孩子們完全不尊重大人父母和師長,而且教育制度也同時崩坍,大人們被孩子逼到走投無路,所以反擊,把他們放到自相殘殺的遊戲裡,要他們知道什麼叫「弱肉強食」的恐怖感,那就是大人們每天都經歷的可怕──每日活在出生入死的「日常生活」裡,而孩子們卻不知道,只知埋怨和仇恨。所以當七原秋也跟中原典子(男/女主角)終於可以離開荒島時,那個頭巾男(被逼玩多一次這瘋狂遊戲、最後教他們離去那人)就跟秋也說:「從現在開始,真正的可怕才開始。」那就是進入大人的世界裡。

竟然是大人們的反擊!大人們不是當權者嗎?要說弱勢的話,那不是孩子嗎?而且為什麼大人和孩子是對立面?大人不是照顧孩子成長嗎?為什麼會變成小孩「追殺」大人?為什麼這個社會會扭曲到這個地步?因為連大人都快要被逼瘋了,孩子不再是他們的希望,而大人也不再是孩子們的支柱。身為師長,北野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在補課時,一個學生也沒有回去上堂,而且還有個學生一刀插在他的大腿上,使他不良於行;身為父親,他的女兒阿琴只肯叫他做「大叔」,而且對他充滿厭惡(在電話裡說:「喂大叔,你別大力的吸氣好嗎?你的口臭也傳到來這裡了」)。對北野武來說,這個大逃殺遊戲不單是他對孩子們的反擊和報復,還是教他們生存的方式。他死前跟女兒那通電話就是:「如果你要仇恨的話,就要對自己的仇恨負責,渾蛋!」大人都覺得孩子很可怕,那不是單純的「不尊重」,還是摧毀他們的自尊。如果說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令自己的下一化得以繁殖,成為他們的延續;但大人與孩子的血脈根本就斷了,他們互相仇視,所以那個「希望」、那個「生存的理由」被孩子們都握殺掉了;而且如果說下一代就是上一代的延續,那大人更絕望:孩子都變得跟他們一模一樣,根本就是地獄!所以才要進行反擊,甚至是「大清洗」。

當七原回憶起他的父親時,那場面是 silent violence。在餐廳裡,爸爸失業了,寄了的信都沒回音,電話都失靈了,而且帶沒精打采的兒子去餐廳,那場合又令他很不安。他說了一句:「秋也今年要升中學嗎?(這麼快就長大了)秋也也要加油呢……爸爸只懂叫你加油(什麼也做不了),但爸爸自己也不懂怎樣加油……」這就是大人們的困境。自身難保,但把寄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怎樣教他們生存?連自己也不懂生存!所以爸爸自殺了,很恐怖的場面,吊頸自盡後還要用廁紙長長的卷著自己,上面重複寫著:「秋也加油!秋也加油!」在北野武死之前,他也跟典子輕輕的說:「典子加油!典子加油!」大人不能生存下去,孩子不是光明,甚至是他們的仇人。在餐廳裡爸爸失控大叫,客人全都靜下來,然後爸爸叫秋也一起離開,我留意到重頭到尾秋也並沒露出什麼表情,由聽爸爸訴苦到聽爸爸鼓勵,甚至後來忽然發脾氣,秋也只是一副很無聊很沒興趣的樣子,與其說爸爸的失控令他很丟臉,倒不如說他毫不關心。秋也亦說過:「我從小就不信任大人。他們說出走就出走,說死就死,我不會信他們。」大人沒能建立一個榜樣,他們甚至是反教材。沒有參考書和模範例子,叫小孩靠什麼來成長?

一開始在軍校發生的事超恐怖!傳媒誇張的採訪和電視裡那主持「可愛」的介紹遊戲規則、還有北野武像平日授課一樣的對白,明明就像日常出現的電視、game 或卡通片;但那是生死相搏的事啊!把生死包裝成商品,casual 地播放,隨了加深那荒謬感之外,那也是我們社會的事實!平日在新聞看到的兇殺案、歷史上的大屠殺、恐怖電影等等,都是真人真事啊,但我們就像到超級市場買東西一樣,若無其事地消化掉。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看的那年是中七,看完之後首先問其他人的就是:「如果你被丟進這個地方,你會怎樣?你會是哪個角色?」首先排除了那個因喜愛殺戮所以自願參加的變態男安藤政信及被逼再玩多一次的頭巾男之外,我們會是首先受不了這樣的遊戲而自殺?因為不想只是坐以待斃而四出殺人的鐮刀女柴崎幸「光子」?什麼也不理、當沒事發生,繼續跑步的千草?拿著大聲公召集同學、不要殺戮只要和平?跟幾個要好的同學躲在燈塔裡守望相助一起死?hack 入電腦系統、製造火藥反攻總部?四出尋找自己心愛的人,然後保護她的杉原?躲到遠遠的不想被人入侵的琴彈?事實上,得救的最後兩人,秋也和典子,是最不知道他們做什麼的兩個人呢。

當時我的回答是,如果我一跑出軍校就孤身一個,我大概會是跑步的那個少女吧。不想殺人也不想被殺,討厭這個遊戲卻改變不了現狀,唯有把一切充耳不聞,逃避世事,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繼續練跑,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只要別人不要踏進她的地盤她就會全力反擊。就連廣播宣佈有多少人生還也不想聽,或許到最後一秒大家也自相殘殺死去,只剩下自己一個就成為生還者;但也或許因為在軍校見到太恐怖的頸圈炸頭事件所以會瘋了而殺人。

如果一跑出軍校就被追殺或看到可怕的殺人場面,我或許會變成鐮刀手。在這裡,沒有道德和良心,正如她的心聲一樣:「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斃而已!」所以在限期之內,殺得就殺。我想,這也跟她跟這班同學的相處情況有關。從她口裡,沒一個同學是好的,不是跟她不妥,就是被她嫉妒搶走男同學;就因為跟所有人也沒感情,甚至本來就不喜歡,所以為了生存,殺也沒所謂。唔……如果我跟 HKU 的同學一起玩這個遊戲呢,我大概……哼哼……

如果一出來就遇上了朋友們,我就會是燈塔中的人吧。雖然死是很可怕;但在那個情況,或許孤零零一個人會更難受;即使難逃一死,至少死之前不是寂寞的承受那瘋狂的恐懼感。不過那地方大概也不能挨到最後吧,明知四十人只能活一個,大家就不能同時生存,到最後幾小時裡,可能也是逼得豁出去自相殘殺的局面。但看的時候覺得很恐怖──事情太突然了,因為一個外來者的衝擊,大家本來隱藏著緊繃的不安一觸即發,大家都死得很無辜,就像內海死前所說的一樣:「笨蛋,我們明明有可能逃得掉啊……」其實全部也是善良的孩子,只是在那個情況大家都會變瘋。那個落毒的人也哭著說:「我差點就忘了,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啊!」然後自殺。

被逼瘋的例子也有很多,基本上所有人也瘋了。像我這種心靈一向不穩定的人,或許很易會瘋;而且瘋了更好,不同想太多。有個典型的天才學生四處殺人,大呼:「我還要考上學,所以你們不能阻礙我!」開槍時還高叫數學算式。雖是這樣,很純真的找人表白的場面也很多呢,果然是中學生,這個時候還記得浪漫。像頭巾男和他的女友慶子的情況也很淒慘,兩個只能活一個,到底應該怎樣?如果這情況落在呆呆的秋也和典子身上,又會如何?其實,只要想想,如果自己跟朋友們面對這被逼互相殘殺的情況,就毛骨悚然。現在想起,唔……當然有些人是我要親手殺死的(爆)……又或者,死在自己的朋友手上令對方的生命能延續也總算聊勝於無,所以慶子的遺言是:「多謝你,能跟你做朋友真好……」

反攻總部的人,我要向他們致敬。因為我一面看時一面想像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卻從沒有「反擊」的念頭!所以他們非常勇敢。看時也很可惜:他們差少許就出發了,或許能成功,至少局面多少也有點不同……如果不是那個變態男!有型不是大哂的,我很看不過眼他穿的避彈衣啊,否則他應該死了很多次了!

北野武果然是大師!也只有他才能把那個可怕得來可憐的阿伯演活。走投無路的極致不是狂吼,而是麻木。在軍校裡出現、講書(?!)、飛刀殺人等,他都像做平常事一樣,那是 anti-social。反社會不是反抗,而是無視社會法則,所以沒人性;他等待典子來臨的行事方式也令所有人……啞了,他沒有想殺死他們,所以開的只是水槍,吃著典子做的曲奇,中了槍還若無其事地傾電話。北野武的表情實在太理所當然,甚至死得其所。

北野武最想勝出者是典子。因為她很善良呢,電影也安排她沒有殺過一個人,而且補課時只有她一人有上學。最呆就是她,被分配到的武器是望遠鏡(笑),完全沒想過怎樣生存或死亡,那就是沒受世界污染的人,也一點也沒有作為成年人的考慮。如果呼應這電影的 theme,這四十個人拿著不同的武器、他們不同的反應、不同的命運、不同的選擇,就像成年人生活在這異化社會裡。那些人性的扭曲不是異態,而是成人世界的常態;而跟朋友相殘、為了不被傷害而傷害他人、孤掌無援不能相信任何人、自己拿的武器不夠用就搶別人的、或者是因為手上拿著某些武器就進行某些行動(大聲公或鐮刀就已完全不同)、喜好殺戮(變態男)、被逼殺戮(頭巾男)、參與殺戮(鐮刀女)、停止殺戮(大聲公)、逃避殺戮(跑步女)……根本就是生存在這現實社會上的寫照。所以即使秋也和典子逃出荒島,他也決定把武器放在身邊,就有這層象徵意味。

# by akai_luna | 2003-08-16 02:30 | *愉快的*映畫時光 | Comments(0)
2003年 08月 12日

《Q》

Sakurai san 告訴我們《Q》這大碟名字的來源。

「就是第九張碟,きゅう,日文的『9』跟英文的『Q』讀音一樣。」

就是這個理由(笑)。

這張碟,我在 2000 年十月左右買的。那時候,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惡劣。沮喪、不安、厭世、憤怒……天使,其實一起都在我身邊安撫我。

因為,無論如何經過多少次多少歲月,「櫻井總是能及時拯救我。起死回生。」

如果說Mr. Children 在《Everything》、《Versus》、《Kind of Love》時定立了清新校園的搖滾風格;由《Atomic Heart》為轉捩點,之後創作驚為天人的《深海》、在《Bolero》裡確立這種蛻變後尖銳鋒利的 Hard Rock ;《Discovery》就是這種第二層音樂風格的終章。之後,《Q》和剛剛買到的《It’s a Wonderful World》就是回轉第一層簡潔流動的音樂。

珣爛歸於平淡,在《Q》裡,這份回歸的心情,一覽無遺。

真的已流浪夠了,也是時候回家吧。

上次聽《Discovery》已覺得那是轉變的時候;「下一張碟,應有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吧。」而《Q》,對我來說,最大的感覺是「渡假」。封面是一個太空人在沙漠野餐,這種封面都算是幾好笑了吧;如果說,從前是苦兒流浪,現在,應是真正遊樂的時候了。其次,櫻井的唱腔也是一項重大的改變。雖然其實要是死硬派的孩子迷、細心才能留意到;對我來說,這是非常清楚的:聲線高音了,而且清澈了很多。以前他的唱腔是沙啞沉實的,即使是唱到高度的位置,都覺得帶著很苦澀的味道;這次不同了。聲音尖銳了而且很清脆,唱法方面,比起從前隨意了很多,即使不跟音律、亂唱一通都沒所謂,反正發聲就可以了的樣子。一切一切,都証明他在適意地旅行。不必認真,只要遊戲人間,就是生存目的。

「Centre of the Universe」和「その向こうへ行こう」都是同類型作品,分別放在第一、二首裡,作為開場白。也就是令人覺得全碟貫徹始終的 playfulness。其實我並不喜歡這種音樂,比較 techno 和 electronic ;但在Mr. Children的演繹下,還是貫注了他們一向的溫和風格,輕盈地,沒一般 techno 般機械和非人性化。歌詞,也是開揚的。Mr. Children的詞之所以出色和振奮人心,是因為Sakurai san一向都是向前的、勇敢的。不是一般熱血青年那種沒有經歷卻強辯「世界是美好的!」那種沒說服力的廢話。就是因為曾到過谷底再爬上來,櫻井才有資格、以微弱但永不會消失地聲音告訴我們:「這世界真是美好。」。「Centre of the Universe」當中也有櫻井最喜歡寫的社會批判,例如「Stereotype 我們只能一味地被日復日新的事物吞食淹沒」(櫻井 san 啊,我也是這樣生活著……)。其中最令我心動的是「每個人 都把憂鬱藏在心裡 在永恆孤獨的盡頭 找尋一塊無憂無慮的 parking area 」曾幾何時,我也以為自己找到了,耗盡力量去守護,但 parking area 卻日復一日地荒蕪了,我卻無能為力;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就從來都沒有過屬於我的 parking area 吧。Love and Peace ,只是心裡希望守護的東西。永遠都只能被找尋而不曾出現過的「白色烏鴉」。真正忍痛承認了這個也好,即使世界崩坍了,也還輸得心甘命抵,不用怨天尤人。雖然如此,我還是由衷的希望Sakurai san能創造他自己的 parking area。

或許、Sakurai san的世界就是我們的 parking area。對嗎?

櫻井寫的詞一向都很散文化;換句話說,就是什麼都會寫進去。「Centre of the Universe」裡就出現:「對隔壁的柴犬也說聲 Hi Bonjour 」差點被他激死~雖然他的確會做得出啊,甚至我們不為意地也做了,但哪有人會這樣唱出來?(有啊,就是Sakurai san嘛~)

「這世界泛似一片萬紫千紅,我才是萬物的中心」/「世界は素晴らしい」,聽完後也真的像覺得很對,也真的好像補充了點愛一樣。

「その向こうへ行こう(向那另一頭去吧)」也不是我喜歡的歌。這曲有點像「光の射す方へ(向光映射的地方)」,連名字也像,但後者比較有野心。尤其那句「來吧 一口氣把它 clear 吧」就最似。其中有句歌詞很好笑:「可別把我給看錯了喔 在我的字典沒有不可能三字 我只是還沒認真使出全力而已」很無賴地推卸責任呢,但又很可愛地,永遠游刃有餘地給自己留有退路。如果我也可以這樣無賴就好了。大家都過得容易一點~

「Not Found」是派台的 single,之前十分期待,因為櫻井說那是Mr. Children成立以來最有代表性的歌,就像十年來做的音樂都是為了此曲一樣,還跟管弦樂團合作。剛聽的時候,有點失望:「只是這樣而已?」不是不好聽,但也沒櫻井說得這樣誇張吧?但聽久了,聽多了,慢慢消化,才發現這歌的精髓。

雖然是流行曲,而且也算是搖滾曲風;但他們用的是三拍(triple)。所以那效果就是爽朗、清脆俐落的節奏,比起那些速度很高的重型搖滾,那是另一種的鬥志激昂,把搖籃曲和進行曲的特有原素都加起上來。Sakurai san的聲音,是不經壓抑的自由聲線,偏偏聽起來依然壓抑。很喜歡他苦苦地唱著:「啊 要到哪一天 我們才能互相了解呢 怎樣也唱不出這份感情和滿懷的苦惱」已很用力很用力地唱了,不是激情的、聲嘶力竭那種,還是很無奈地覺得「已盡了可以動用的力量啦,還是……reach 不到」。苦悶,就是這樣深切地被櫻井唱了出來。「原來愛一個人是這樣地深奧難懂啊」又不是小孩子,這道理人人也知道;但櫻井就像又再發現了什麼真理一樣,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有時都會這樣呢,大家都知道的事,再發生了,就只能嘆氣,發現再深一層的真相。

「如同雲霄飛車般浮浮沈沈」,就是對這首歌最大的感想。三拍的力量就是這樣,令人搖搖晃晃、已經上天下地了,還是這樣飄動著。加上管弦樂,就像是落了順滑劑,更加行雲流水。

「Slow Starter」是首很傳統搖滾的音樂,現在也很難聽到這種舊有的風格了。喜歡櫻井那頹廢的嗓子。即使是這樣硬朗的歌,還是覺得尖尖的尾音是櫻井式的撒嬌。Mr. Children最大的 theme 是「旅途」,而這歌,就有種在跑道前氣定神閒地,悠然聽著場上響起:「Get set, GO !!!」的氣韻。玩世不恭,因為已不是第一次玩這遊戲;已是老手來了,才夠膽這樣放肆。「雖然看起來有點狼狽 但我可不需要什麼同情 搖搖尾巴過後 再伺機奪取我的獵物」不理世俗,只做自己的事。櫻井唱起來甚至有點狡猾和不屑。

「Surrender」在我心中是個經典。第一次聽是在 live album, 「1/42 」裡面,出版商插入去的 B-side 歌。當時一聽,就像歌名一樣,被櫻井那悲慟的聲線逼得走投無路,unconditional surrender 。為什麼要唱成這個樣子?不是為了煽情什麼的,而是櫻井竟這樣逼自己唱到這樣絕望。真令人心痛。這歌的結構有點獨特,甚至可以說是突兀,不過很新鮮。好像在頭一兩句已經進入高潮,就是他哀哀地唱「sayonara」時,簡直有點被櫻井殺死的感覺。這句之後,又好像變回平面直線,故事繼續;然後到最後才又驀然被強行拉扯上去,就是他當中那一句忽然的呼喊(「如果沒有你就會感到不安」那句後,2:45)。就像被活生生撕開一樣呢,為什麼他會這樣子唱歌的啊?編曲很簡單,只是木結他,後加上的電結他,還有鋼琴和口哨,十分完整,但卻不單調。這就是Mr. Children的功力。全曲保持陰霾的 mood,像是平靜,但內裡根本就是風起雲湧。

第一次聽「つよがり(逞強)」是在 illbe.net 聽的,當時就覺得這 melody 很流暢,卻是十分 pop 的抒情曲。超越了時代,不理現在的潮流,我行我素。拍子是搖籃式、令人安心平穩,有抒緩情緒的作用。在這首歌,櫻井的聲音很尖很高音,是變了唱腔的証明。加上管弦樂,特別溫柔,尤其配在「越過孤獨的夜晚……」那句,就像一片影子在午夜飛行一樣。「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阻礙 佇立在你此刻的心中」對啊,總是會遇上這個困境。雖然如此,還是很想讓兩個人在一起,永遠貼緊,互相安慰。「就算若即若離才是維繫愛情的方法 我也仍想留在你的身邊」對了,櫻井真笨,就是知道也做不出。如果真的能這樣計算的話,就不是單純的愛了,而是相處的策略。「不管什麼時候只要聽到電話另一頭你的聲音 就能讓我變得自在」或者,戀愛的証明就是這樣微細。寫這份稿前聽到這一句,視線就被淚水迷糊了,看出來的歌詞就化成一片。

「12月の Central Park Blues」就是很 blue 的古老搖滾。應怎樣形容櫻井的唱腔呢?「無賴式唱腔」(笑)?就像在談天般輕鬆地唱出來,一邊洗澡,或者一邊在街上閒逛時,在嘴裡碎碎唸的那種。本來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是在吹口哨;在櫻井處就成為樂曲了。率性隨意,連歌詞亦一樣,會無端端高聲唱:「再過沒多久我就三十歲了啊!」(笑)

最瘋狂的是:「宗教狂熱份子這樣問我:『Hey 這位老兄,你幸福嗎?』(Hi Hi ~~)『當然幸福啦!』對他這樣說著謊……」那句「Hi Hi~~~」快把我活生生笑死。就像 Bob Dylan 那種唱法。在 live 中也有這樣唱著,聽到他高聲向觀眾唱:「你幸福嗎?」我在電視看著,也不知應苦笑,還是跟著他撒著謊的唱:「當然幸福啦!」

「朋友與咖啡、謊言與胃」,是首很可怕的歌。我第一聽,是在中學時返學途中,當時只聽到我皺著眉頭:「櫻井你在搞什麼啊……」好像跑馬一樣快速報導著什麼,而且還是又心急又誇張的無禮聲線,唱著我完全不知發生什麼事的日文,把我殺個措手不及。這兩首歌的唱腔也有點似,亦是櫻井將會愈來愈唱得多的方向,在《It’s a Wonderful World》裡也充斥著。好可怕呢櫻井前輩……

「Road Movie」是首很討人歡喜的歌,輕快流暢又溫馨滿溢,就像「Mirror」的變奏版。輕巧,帶著淡淡的詩意,在月夜下偷情,不是邪惡那種,反而像回到中學生時代偷偷瞞著所有人拍拖一樣甜蜜細緻。「被 family restaurant 後巷的野犬看見的kiss」又來了,櫻井這一期對小狗特別眷顧呢~

「Everything is made from a dream」聽著這種歌,真的會懷疑自己為什麼會是Mr. Children的 fans 。這……根本就是首兒歌嘛,十分低能的歌,為什麼在這個年代、堂堂Mr. Children這樂隊會做這種風格的歌?(唉,就是Mr. Children才會做的嘛~)算我對 Mr. CHildren厚此薄彼,至少我對河村隆一的 “Julia”就感到不屑吧……

櫻井都不知幾喜歡這種歌……

清脆得多的聲音,單是為了這個緣故,已經很感動。櫻井的聲音,歡樂而有力量、像孩子一樣天真的聲音。因為這樣,竟令我懂得感恩。

響徹雲霄,touch the sky ,如果要形容,就是我心中的「天使之音」了。像自在飛翔一樣。

這歌,也真的回歸得很徹底吧。變成像孩子一樣發問:「真是煩人啊 夢想它既美好 有時亦會成為罪惡……」不過,櫻井的聲音永遠有感染力,令我聽著也忽然微笑起來,心情也好一點。

聽到「口笛」時,真的感到Mr. Children那種可以稱得上反潮流/回歸/停頓時間的決定。根本就不是這個年代的曲風啊,是「Tomorrow Never Knows」那年代嘛!甚至是《Atomic Heart》之前的風格。不好嗎?不可以嗎?又有什麼出奇?本來Mr. Children就是這種風格好吧。可能櫻井真的在 defy gravity ,不用考慮什麼市場、潮流,只要他喜歡寫這種歌就寫好了。「來 牽著我的手 我們的現在還看得見未來」簡單的話,不經不覺,竟又覺得十分浪漫溫柔。這已是刻下「生死相隨」的契約。

「Hallelujah」,本來不喜歡的,就是覺得很悶;在 live 聽過後,又忽然變好聽了,原來是這樣氣勢磅礡、連綿不絕、迴轉不已的歌。其實之後Mr. Children慢歌的風格也開始向這方向移動。

就是慢慢脫離重心和引力,之後獨立運作,成為永恆承諾的歌。

「安らげる場所(能夠安穩的地方)」好像很悶,靜靜的、像老人家住在平台上看著日落,時間定了格,但就是這樣溫柔、堅定。慢慢消化世情,然後發現自己一直希望能找到這樣溫暖的地方。櫻井真的長大了、昇華了,在沈澱著經驗,心頭很踏實,無止盡的感動。有時,我也寧願選擇這樣簡簡單單的旋律。

「口笛」的 c/w:

「Heavenly Kiss」,櫻井也說過那不是屬於《Q》,而是《Discovery》時期創作的歌,因為有種異鄉味道,所以不放在《Discovery》裡。此歌也能聽得出櫻井唱腔的分界:這歌還是很沙啞低沈的,感覺,就像沒加糖沒加奶的黑咖啡一樣。雖然苦,但還是自已點的咖啡嘛。而喝咖啡就是樂趣。所以這歌,是甘香不是苦澀。

「Not Found」的 c/w :

「1999年、夏、沖繩」。喂,這是不是日記的開頭?而且歌詞就像散文或遊記一樣。每每聽著,總是很想很想哭。如果把 c/w 也當作整張碟的一部分,那《Q》的創作中,這是我最愛的歌。

這歌,可能同樣地很長,所以令我想起「I’ll be」。不單是歌曲時間的長度,而是那種聽完後好像去了一場旅行、甚至經歷了一次輪迴一樣、起死回生的漫長感覺。

那是旅人中轉站聽到的振魂曲。不是漫無目的地旅行,而是在迷惘和迷路過後,尋找和創造,之後再確定、充電、重新出發。迎風展翅,是微笑著的。

一貫Mr. Children的風格:前進的、向著不可知的未來。但比起「Tomorrow Never Knows」和「無盡之旅程」,這曲更加溫和無欲。世故,也更溫暖。

不用再逼自己尖銳了,卻換成如沐春風的感覺。

櫻井真的變了。

「蟬在『妙妙』地唱 是快樂的歌還是悲傷的 blues ?就像這含糊的蟬聲一樣 我在混和著哭與笑的歌聲中前進」每次聽到這裡,我都會忍不住垂下頭,默默地,承受著什麼的洗禮一樣。

「走在各式各樣的街道上 見過各式各樣的人 說過數不清楚的再見 現在最想做的事 最想最想的事 就是想去愛誰」如果不是無路可走、無人可愛,又怎會以這種找尋救贖的心情,想找人來愛?又有誰可以去愛?愛了就能把心痊癒嗎?好像愛一個人會令人心裡穩定下來,就像有個家一樣;其實,使我們無可救藥地流浪,就是因為被愛傷害了。那不只是旅行,而是流亡。

「今日也在電車中搖晃著 車窗反映的面孔……是有點疲倦了。」在街上聽到這一句,通常也在地鐵裡。在窗上反映出那個蒼白的自己,就會覺得很悲哀。請別唱出來吧,本來已真的疲倦得很了,櫻井再唱出來,我就在想:乾脆讓我崩潰好了。

不過,在歌的後半段,又出現了豁然開朗的局面。「然後是 1999 沖繩之夏 我們的旅程暫且告終 愛著和被愛著的人 一起交換世界世上最美味的酒」連音樂也變得跳躍輕快起來,也進入了我最喜歡的那種節奏。我記得Mr. Children的 live tour 選了沖繩作最終站。我相信在演唱會中,大家都會很感觸。櫻井的對象是我們呢。

「最後一曲完結了 音樂終止之時 呀我在那兒想什麼呢?」竟然是這樣的迷惘。一個失神,原來已曲終人散,大家還是未能反應。不捨得下台,其實是因為不知下台後自己會到哪裡去;「所選擇的路 間中也有艱險之處 少許事情也能讓我們又哭又笑」Mr. Children的力量,就是令人忍不住一面安慰地微笑、一面注滿了淚。回顧自己的路,然後就是這樣苦樂參半,卻不能不感恩。

「現在最想的 最想的只有一件事 呀什麼時候再在這街上歌唱呢?呀一定要再在這街上歌唱 呀 這歌一定要唱給你聽」然後爽朗的節奏繼續,輕快的鋼琴響起,好像瞥見了櫻井的微笑,然後又回轉過頭,背上行李,繼續上路。

來不及跟他說句多謝,他又已離開了。只剩下我一個人擁抱著這感人的歌。

整張碟,很有渡假感,像在旅行途中忽爾停下來做補給,眾人都去休息了,所以能夠欣賞風景。

不是年輕人般充滿雄心壯志或新鮮感的,反而是更沈實,胸有成竹。

是掌握到什麼了吧?所以,能安心了。

由跟隨者變成掌舵人。

所以必須氣定神閒、不慌不忙。

這碟裡,也總覺櫻井受著他的婚外情影響,說多了個人的戀情和經驗。

壓抑著,想釋放,但就是無力,解不開。

已不是著手拚命去幹的年紀了。世故,所以更沈著。

那份沈著,就是來自壓抑?

顧全大局、學會冷靜、學會宏觀、學會不亂讓情緒起伏。

代價就是失去激情。

不過,酒愈老酒醇,發酵了,也就能修成正果。Mr. Children,是愈來愈有成熟的韻味了。

剛聽的時候,心裡覺得很定,因為櫻井的聲線變了。唱得清澈和隨意,感覺上,以前曾長期流浪而身心疲倦;現在停一停站,調整呼吸過後,再去上路。

精神一振。

由戀世到厭世到出世。在潮流的旋渦中脫離軌道,成為獨立個體的存在。

上次《Discovery》說是中途站,之後會有新風景新方向;《Q》竟依然是中轉站,但那非摸索的階段,而是小休一會。或許,不必期待會有既定的目的地或去定型路向;在Mr. Children的航道上,本來就是一幅又一幅旅行風光的畫卷。

# by akai_luna | 2003-08-12 00:21 | Mr. Children | Comments(0)
2003年 08月 05日

關於河村隆一這個人

06/02/2002

隆一的新碟,一直在聽。也真有用,由一點兒也不喜歡(甚至鄙視),到現在已覺得有點味道了。相對來說,也別harsh到跟月海時代比較,只拿他從前的solo比,這碟的質數也差。最好聽的是cranberry soda。這樣說,不說是一直在倒退。新碟媚俗。即使 "love"都已經太pop了,還感到隆一自己的意志;"only one"則太沒品了,毫無進步的維持著那過分誇張、dramatic卻沒帶感情的唱腔,沒新意。真令人一下子聽膩。或者應說我對隆一還有些微的期望,即使他的solo 100% 不是我杯茶,至少像cranberry soda 般也叫有些睇頭吧。重複過往那條路,真令人失望。

聽多了,"きらら"是最好聽的。那是悲傷得要死的歌。可能背景音樂太靜了,這歌給我的image是像一個robot,只有冰冷的外殼,不能郁動,但內心的傷感卻非常澎湃,像已經失控了。而且唱live是隆一展露感情的地方,比起工藤靜香好得多了;它也是"神"的歌,雖然我沒看過那劇,但仍會把きらら跟"i for you"那悲情激越聯繫起來。

"?かな夜は二人でいよう",一開始聽時覺得超悶,但聽多了又覺得不錯。前面很靜,而且沒有拍子聲,所以沒生氣;後面一加鼓聲,整首歌就爆好feel,特別是最後一段chorus,愈唱愈激昂,加入笛和管弦樂,很有氣勢,也把氣氛推到最感人的位置。

"julia",本身(忘了那mv吧)旋律幾好聽。跟" i love you"/"beat"般順耳,但"julia"的旋律比較複雜,也有更多層次。反正就是輕快的歌。最後一段chorus有隆一加入大大聲唱和音,那效果也很好。

"ne"本身旋律已很不錯,而且beat和pulse也令人心安舒暢。有點輕快有點溫柔,一貫隆一式的情歌。

"in the sky"在最後加入和音,感覺很和諧,雖然沒特別,但每次都想聽。

''深愛"是隆一的rock song。奇怪,前身為rock友的他,怎處理rock song?其實也不很rock,但guitar sound是主要的element。旋律超老土,但也算不錯,就像"crazy about you"一樣,老土死了的旋律,但聽著聽著又會覺得感動。

"my first love"是多香子的歌,我反而懷念多香子的版本,隆一在後面以蓋過多香子的聲線唱和音和"la la la "的效果。

"君の前でピアノを?こう",本來不喜歡,有friend還跟我說喜歡呢,我當時沒出聲,只是心想:「難聽死了,我又不是孩子,我不需要兒歌!」她連坂本龍一和河村隆一也未分清楚,已經不愛說話的我,更不想跟她講些什麼。用兒歌來形容又好像有點過分刻薄,但我發現最後加入孩子的 "la la la",隆一的聲底跟孩子的tone超似,也像是孩童發出的timbre和pitch,所以覺得隆一很厲害。

總而言之,隆一的碟,我唔多唔少都要捧場。今天回家時聽著,忽然好像嗅到隆一某些反叛意識:Luna Sea 中的 Ryuichi 和河隆簡直判若兩人,真的要這樣 distinctive 嗎?第一次 solo ,還可說他想試些不同的聲音;這次,可算是他以後走的主要路線了。有時我在想,喜歡 Luna Sea / rock 的人,大概不會喜歡河隆;但其他人喜歡這 style 的 artist 就行了,求仁得仁吧。但是……為什麼這樣堅決推翻 Luna Sea 裡的形象?是他壓根兒就討厭那個自己,所以一 solo 就急不及待變身?這代表他在 Luna Sea 中有多不快;還是:他本身的 style 就是河隆 style;Luna Sea 中的 Ryuichi 是扮出來的,虛假的,所以他在 Luna Sea 中也會覺得受抑壓,表現不了自我和真實?

或許,或許 Luna Sea ,真是不得不終幕吧,還是我的想法太悲觀極端?


--------------------------------------------------------------------------------

17/02/2002

某天看到一個 Slave 的網站。看完之後很激動。

那個網主真令我汗顏。我沒資格叫 "Ryu's slave",因為我沒包容河村隆一!看回 Rika 所講,「喜歡 rock 的人,河隆的歌自然不是杯中茶,但對於我來說,他還是他,無論眼神、演繹、聲音,全是我們最熟悉的。由 Luna Sea 到 solo ,都是同一個人。」現在,就連我自己也開始對河隆這個人心生尊敬。他和 Ryuichi 的鬥志也一樣的旺盛,不輸給自己。網主也說:「隆一敢於打破自己從前建立的形象,勇於開闢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強!」

那網主飛到日本看隆一的 live。相信這是很多 slave 的遺憾,有很多連他們的live 也未看過,之後沒機會看了,為了補償,就不惜飛到日本去看他們的 solo。她說隆一有晚唱 live 表現失準,很沮喪,還對觀眾說:「聲很沙,喉嚨很痛。雖然是這樣,但也不可唱成如此差吧!」他在責備自己,他覺得每次演出都要完美,對得起自己及觀眾。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像性命般認真,很久沒遇上這種人了,令我想起從前的自己,那執著那熱情。隆一唱歌失準,雖然大家都會體諒,但他就是不原諒這樣的自己。

那網主去看紀念終幕的 film show 真冬之野外,也很感動:「陶醉如在夢中的站長也知道LIVE己近尾聲,聽見RYUICHI說「Next song, WISH!!!!!」站長欣喜若狂大叫大跳之際,「嘭──」的一聲眼前銀光一閃,青年館現場竟從左右兩邊噴射出銀色膠帶,漫天飄落閃爍銀帶十分美麗,但看到這情景的站長先是驚愕得呆住了,隨即雙眼發熱眼淚直流」,我看到這裡也哭了。屬於 Luna Sea 的 wish ,屬於 slave 們的銀帶。青年館的工作人員真體貼呢。到最後,電視裡的五個人牽著手,台下的人也一樣,即使時空不同,但這儀式的意義不變。大家都哭了。

「站長雖然暗自希望五人會以LUNA SEA的身份再在台上夾BAND開LIVE,站長會一直等待這一天的來臨,但絕對不是今天!才「終幕」了一年便又跑回來?這是看不起他們五人當初下定的決心,無視他們過去一年努力的想法.剛剛才開始個人發展的路,未做到你們心目中想做的事之前不要回來啊!」我覺得那站長很單純很樂觀呢,這使我汗顏了,因為我不是這樣想。我一直覺得:「是因為無法再在一起,才選擇分開。」

很得意,雖然是 film show ,但大家也看得很投入,令我想起那年在 time square 看 start up gig ,他們五個也聽不到在香港這邊的叫喊吧,但我們還是叫得聲嘶力竭。

隆一的訪問裡,他說現在雖然變了很多形象,連搞笑的也做,為了是想要把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要眾人見到:「這人一 on stage 就會 100% 專注地演繹音樂,amazing!」這個隆一真是……很強!真的很喜歡這些人,為什麼到現在還可以這樣天真?Sakurai san, Takuro, Luna Sea ……只要放火燒著他們的屁股,就會像氫氣球般拼了命地向上死衝,很可愛。

# by akai_luna | 2003-08-05 02:40 | LUNA SEA | Comments(0)